中医诊断:沉脉之相兼脉介绍

中医诊断 adminlele 2年前 (2022-04-12) 57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脉经》:“沉而弦者,悬饮内痛;沉而迟,腹脏有冷病;沉而急,病伤寒、暴发虚热;沉而滑,为下重,亦为背膂痛;阴邪来见沉细。寸口脉沉而坚者,病在中;寸口脉沉而弱者,日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紧,苦心下有寒,时痛有积聚;寸口脉沉而喘者,寒热;尺脉沉而滑者,寸白虫”。

《千金方》:“寸口脉沉而紧者,心下有寒,时时痛,有积邪;寸口脉沉而滑者,胸中有水气,面目肿有微热,为风水;寸口脉沉大而滑,沉即为血实,滑即为气实,血气相搏,人脏即死,腑即愈”。

《活人书》:“沉而迟者,乃阴证也,沉而数者,有热也”。

《四言举要》:“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固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脾湿,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三因方》:“沉弱为寒热,沉细为少气,臂不能举;沉滑为风水、为下重,沉紧为上热下冷,沉重而直前绝者为瘀血,沉重而中散者,为寒食成症,沉紧为悬饮,沉迟为痼冷,沉重为伤暑发热”。

《诊家枢要》:“沉细为少气,沉迟为痼冷,沉滑为宿食,沉伏为霍乱,沉而数内热,沉而迟内寒,沉而弦心腹冷痛。左关沉弦,痃癖内痛,左尺沉而细,胫酸阴痒,溺有余沥。右寸寸沉而紧滑,咳嗽;沉细而滑,骨蒸寒热,皮毛焦千;右关沉紧悬饮,右尺沉细,下刹,又为小便滑,脐下冷痛”。

《濒湖脉学》:“沉数为内热,沉迟为内寒,沉滑为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诊家正眼》:“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医学人门》:“沉而有力则为积,无力应知气不平。沉数里寒内热盛,沉迟血冷里寒生,沉重伤暑弱堕发,沉弦蝮心冷痛,沉紧而数冷又热,沉紧不数悬饮成,沉细少气臂不举,沉重前绝瘀血凝”。

《医宗必读》:“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亏,沉细虚湿,沉弦饮痛,沉滑食滞,沉伏吐利,阴毒积聚。有力痰食,无力气郁”。

《医宗金鉴》:“沉实为积,沉虚少气”。“沉细为少气,为寒饮,为胃中冷,为腰脚痛,为痃癖;沉迟为痼冷,为精寒,沉伏为霍乱,为胸腹痛;沉数为内热,沉弦、沉紧为心腹小肠疼痛”。“沉大里实,沉小里虚;沉迟里冷,沉缓里湿;沉紧冷痛,沉数热极;沉涩脾气,沉滑痰食;沉伏闭郁,沉弦饮疾”。

《脉诀汇辨》:“沉迟痼玲,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脉诀启悟注释》:“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沉弦伏饮,沉细阳衰”。

《三指祥》:“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积,沉紧冷痛”。

《脉义简摩》:“沉紧内寒,沉数为热,沉弦内痛,沉缓为湿,沉牢冷痛,沉滑痰食,沉伏闭痛.沉而绝,沉而代,沉不鼓,久病与阳病得此,垂亡之候也。若沉而弱,沉而涩,沉而结,主亡血伤精,六极之脉,诸如此类,不得概以沉属寒属痛”。

《脉学阐微》:“沉滑痰食,沉实内有积滞,沉数内热,沉紧阴寒,沉弦痰饮壅闭,沉缓内郁寒湿,沉微阳微气虚,沉涩血虚、气滞”。

《脉经》谓:“寸口脉沉而喘者,寒热”。何解?此处”喘”字是指脉像而言,是形容脉动急痰如喘伏,故名。脉像喘,多属心肺之病变。因《内经》及各注家有所论述,《素问·五脏生成篇》:“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日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日心痹。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吴昆注:“赤,心之色也。脉至喘而坚,言脉来如喘息之急而又坚,火之像也”。张志聪注:“盖呼吸急则脉亦急,故以呼吸之喘急,以形容脉之急疾也”。王冰注:“喘,谓脉至如卒喘状也。脏居高,病则脉为喘状,故心肺二脏而独言之尔”。心主血,肺主气,脉为血府,气帅血行;所以心肺有病,血气失调并走于上,寸脉可见沉而急疾之像。寒热本阴阳偏盛偏衰之征,不仅表证,实证可见,里证、虚证亦可见,如虚损劳伤之类,亦可伴有寒热。

《四言举要》与《医宗必读》皆谓“沉弱主阴虚亏”,而临证阴亏或血虚多觅沉细之脉,因脉道不得充盈所致。阳虚、气亏则多见沉弱之脉,是气帅血行,阳气虚衰,鼓动血行无力,故脉来沉弱。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