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

根茎类 adminlele 2年前 (2022-04-09) 350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麻黄的介绍内容由诸多酷健康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麻黄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麻黄

【名称】:
麻黄
【英文名】:
HERBA EPHEDRAE
【拼音】:
Má Huánɡ
【别名】:
龙沙(《本经》),卑相、卑盐(《别录》),狗骨(《广雅》)。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辛、微苦,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医学启原》:《主治秘要》云,性温,味甘辛。
【归经】:
入肺、膀胱经。
①《珍珠囊》:入手大阴。
②《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
③《药品化义》:入肺、大肠、包络、膀胱四经。
【入药部分】: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产地和分布】:
  1.草麻黄:生于干山坡、平原荒地、河床、干草原、河滩附近及固定沙丘,常成片丛生。分布于华北及吉林省、辽宁省、河南省西北部、陕西省、新疆自治区等地。
  2.木贼麻黄:生于干旱荒地、多砂石的山地、干旱的山脊、山顶多石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省西部、甘肃省、新疆自治区等地。
  3.中麻黄: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000米的干旱荒地、沙漠、戈壁、干旱山坡或草地上。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省、山东省等地。

【形态特征】:
  1.草麻黄 草本状小灌木,高20–40厘米。木质茎莆匐;草质茎直立,小枝对生或轮生,节明显,节间长2–6厘米,直径1–2毫米。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2合生,裂片2,三角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常向外反卷。雌雄异株,雄球花3–5聚成复穗状,顶生;雌球花阔卵形,常单生枝顶,成熟时呈红色浆果状。种子常两枚,卵形。花期5–6月份,种子成熟期7–8月份。

  2.木贼麻黄 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质茎直立或斜上生长,上部多分枝;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分枝多,节间长1.5–3厘米,直径1–1.5毫米,常被白粉。鳞叶下部约2/3合生,裂片2,钝角形,不反卷。雄花序多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雌球花成对或单生于节上,种子通常1粒 (稀2粒)。花期6–7月份,种子成熟期8–9月份。

  3.中麻黄 小灌木,高40–80厘米。木质茎直立或斜上生长,基部多分枝;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常被白粉,节间长3–6厘米,直径2–3毫米,鳞叶下部约1/3合生,裂片3 (稀2) ,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数个簇生于节上;雌球花3个轮生或2个对生于节上,种子通常3粒 (稀2)。花期5–6月份,种子成熟期7–8月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口畜)鼻或研末敷。
生用发汗力强,发汗,利水用之;炙用发汗力弱,密炙兼能润肺,止咳平喘多用。

【注意事项】:
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厚朴为之使。恶辛夷、石韦。
②《别录》:不可多服,令人虚。
③《蜀本草》:白薇为之使。
④《医学入门》:伤风有汗及阴虚伤食者禁用。
⑤《本草经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疤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②《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③《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④《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⑤《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⑨《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附方】:
①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伤寒论》麻黄汤)
②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③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④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了,秤),桂心二两。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圣惠方》)
⑤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三两,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黄淳酒汤)
⑥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⑦治病疮疱倒黡黑者:麻黄(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本草衍义声)

(本文由酷健康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