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配方:泻黄散

其他方剂 adminlele 2年前 (2022-04-09) 991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方剂名】泻黄散,出自宋·《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藿香叶七钱(5克)、山栀仁一钱(3克)、石膏五钱(5克)、甘草三两(9克)、防风四两(12克)。

  【用法】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克),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功效】泻脾胃伏火。

  【主治】主治脾胃伏火,口疮口臭,烦褐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口腔溃疡、过敏性紫癜、手足口病、小儿厌食症等病症。

  1.脂溢性皮炎:以泻黄散加味治疗40例,与口服维生素B₂、维生素B₆治疗40例对照。疗程为4周,以皮损的消退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15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达92.68%;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20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为7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浙江中医杂志》2007年第8期)

  2.口腔溃疡:以本方加味治疗口腔溃疡47例,疗程为7日,以溃疡面的愈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评价疗效。结果:治愈32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1期)

  3.过敏性紫癜:治疗组40例予泻黄散为主的中药治疗,对照组27例,中药治疗辨证属实证用犀角地黄汤加味,虚证运用归脾汤加味:以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等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占40%;有效20例,占50%;无效4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27例,痊愈6例,占22.12%;有效i2例,占44.14%;无效9例,占3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川中医》2003年第2期)

  4.手足口病:以本方加味治疗36例,与利巴韦林与维生素C治疗24例对照。疗程为3日,以体温及皮疹的改善等症状判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7%,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中医》2007年第9期)

  5.小儿厌食症:100例湿热内结型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以泻黄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锌剂:疗程为1个月,以适量的增加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32.0%),显效27例(54.01),有效5例(10.0%),无效2例(4.o%);对照组治愈6例(12.0%),显效21例(42.0%),有效20例(40%),无效3例(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川中医》2009年第4期)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胃伏火熏蒸于上所致,方用生石膏入脾经清解伏火;栀子清热利尿除烦;防风疏散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泻木;藿香理气和中,化湿醒脾,与防风配伍,振复脾胃之气机;甘草和中泻火,可缓调中上二焦,使泻脾而无伤脾。全方共奏泻脾胃伏火之功。

  【现代研究】泻黄散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具有一定的抗炎及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

  【方歌】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风功。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