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的常见中医辨证分型

五官科疾病 adminlele 2年前 (2022-04-10) 875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疾病名称】:
牙痛
【别名】:
暂无
【疾病科别】:
五官科
【病理辨证】:
  中医认为:风热侵袭风火邪毒侵犯,伤及牙体及牙龈肉,邪聚不散,气血滞留,气穴不通,瘀阻脉络而为病。并且,手、足阳明经脉分别为下齿、上齿,大肠、胃腑积热或风邪外袭经络,郁于阳明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而发牙痛。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亦可引起牙痛。亦有多食甘酸之物,口齿不洁,垢秽蚀齿而作痛者。因此,牙痛主因是气穴的通畅与否,次之与手足阳明经和肾经有关。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牙痛的常见中医证型有风火型牙痛、风热型牙痛、胃火型牙痛、虚火型牙痛。

  1.风火型牙痛证候:证见牙齿痛,牙龈红肿疼痛,遇冷则痛减,遇风、热则痛甚,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证候分析:因于火者,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患牙得凉痛减。治宜疏风、泻火、解毒。

  辨证施治:治宜疏风清火,解毒消肿。

  2.风热型牙痛证候:证见牙齿疼痛,呈阵发性,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牙龈红肿,全身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侵袭,火郁牙龈,瘀阻脉络,故牙齿疼痛,遇风发作,牙龈红肿;风热为阳邪,得冷则痛减,受热则更助风火而痛增。风邪外袭在表,与热相搏。

  辨证施治:宜疏风泄热。

  3.胃火型牙痛证候:证见牙齿痛甚,牙龈红肿,或出脓渗血,牵及颌面疼痛、头痛,口渴、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足阳明胃经循行人齿,胃火炽盛,循经上蒸齿龈,”人身之火,惟胃最烈”,火既升于齿牙,故牙齿痛,牙龈红肿较甚。火盛伤脉络则渗血,伤肌膜则化腐成脓。若火热结聚不散,则肿连腮颊;邪热上扰则头痛;热伤津液,故口渴引饮,大 便秘 结,口有臭气,舌苔黄厚,脉洪数均为胃腑热盛之象。

  辨证施治:治宜清胃泻火,方用清胃散等。

  4.虚火型牙痛证候:证见牙齿隐隐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伴有心烦失眠、眩晕,舌红嫩,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虚,虚火上炎,结于齿龈,故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牙龈微红,微肿。虚火长时灼烁,龈肉受损而失于濡养,发生萎缩。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失于儒养,牙龈萎缩,则牙齿不固,而牙根浮动,咬物无力。午后阳明经气旺盛,更助虚火上炎,因此午后疼痛较重。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则腰痠痛。阴虚髓海不足,故头晕眼花,虚火伤津,故咽干但不多饮。舌质红嫩,无浊苔,脉多细数,此为阴虚之表现。

  辨证施治:治宜滋阴降火。

【临床症状】:
  牙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其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早期,牙龈发痒、不适、口臭,继之牙龈红肿、松软,容易出血,疼痛,反复发作。日久牙龈与牙根部的牙周膜被破坏,形成一个袋子,叫牙周袋,袋内常有脓液溢出,炎症继续扩大,可成为牙周脓肿,病情加重,局部疼痛、肿胀,初为硬性,后变为软性,有波动感,可自行穿破,流出脓液,出脓后,疼痛可减轻,或反复发作,非常痛苦。
【注意事项】:
  (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
  (2)发现蛀牙,及时治疗。
  (3)睡前不宜吃糖、饼干等淀粉之类的食物。
  (4)宜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南瓜、西瓜、荸荠、芹菜、萝卜等。
  (5)忌酒及热性动火食品。
  (6)脾气急躁,容易动怒会诱发牙痛,故宜心胸豁达,情绪宁静。
  (7)保持大便通畅,勿使粪毒上攻。
  (8)勿吃过硬食物,少吃过酸、过冷、过热食物。
  (9)针刺除龋齿为暂时止痛外,对一般牙痛效果良好。
  (10)应与三叉神经痛相鉴别。

    (本文由酷健康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1)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