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故事:甘草的传说

中医常识 adminlele 2年前 (2022-04-23) 386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从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有位草药郎中,有一天,郎中外出给一位乡民治病未归,家里又来了很多求医的人。郎中妻子一看这么多人坐在家里等她丈夫回来治病,而丈夫一时又不回来。她暗自琢磨,丈夫替人看病,不就是那些草药嘛,一把一把的草药,一包一包地往外发放,我何不替他包点草药把这些求医的人们打发呢?她忽然想起灶前烧火的地方有一大堆草棍子,拿起一根咬上一口。觉得还有点甜,就把这些小棍子切成小片,用小纸一包一包包好,又一一发给那些来看病的人,说:“这是我们家老头留下的药,你们拿回去用它煎水喝,喝完了就会好病的。”那些早就等得着急了的病人们一听都很高兴,每人拿了一包药告辞致谢而去。

过了几天,好几个人拎了礼物来答谢草药郎中,说吃了他留下的药,病就好了。草药郎中愣住了,他妻子心中有数,悄悄地把他拉到一边,如此这般地小声对他说了一番话,他才恍然大悟。他问妻子给的是什么药,他妻子拿来一根烧火的干草棍子说:“我给他们的就是这种干草”。草药郎中问那几个人原来得了什么病?他们回答说,有的脾胃虚弱,有的咳嗽多痰,有的咽喉疼痛,有的中毒肿胀……可现在,他们吃了“干草”之后,病已经全部好了。

从那时起,草药郎中就把“干草”当作中药使用,用以治疗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又以其润肺功能治咳嗽多痰;不单如此,郎中又让它调和百药,每帖药都加一两钱进去,并正式把“干草”命名为“甘草”。从此,甘草一直沿用下来。

~~~~~~~~~~~~~~~~~~~~~~~~~~~~~~~~~~~~

甘草

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主产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等地。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切厚片,生用或蜜炙用。

【别名】国老。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应用】

1.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与脾气虚弱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能补益心脾之气。治心气虚,常以之为主,配伍人参、阿胶、桂枝等同用,如炙甘草汤。治脾气虚,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2.用于痰多咳嗽。能祛痰止咳,并可随症作适宜配伍而应用广泛。如属风寒咳嗽,可配麻黄、杏仁;肺热咳喘,可配石膏、麻黄、杏仁,寒痰咳喘,配干姜、细辛,湿痰咳嗽,配半夏、茯苓。

3.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作痛。能缓急止痛。如属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挛急作痛者,常配白芍,即芍药甘草汤;如属脾胃虚寒,营血不能温养所致者,常白芍、饴糖等,如小建中汤。近年报道,单用甘草粉或配伍乌贼骨、瓦楞子等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4.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如调胃承气汤用甘草以缓和硝、黄之性,使泻下不致太猛,并避免其刺激大肠而产生腹痛,半夏泻心汤,甘草与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同用,又能在其中协和寒热,平调升降,起到和的作用。

5.用于热毒疮疡,咽喉肿痛及药物,食物中毒等。能清热解毒。治热毒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治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治药物、食物中毒,在无特殊解毒药时,可以甘草治之,亦可与绿豆或大豆煎汤服。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注意】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