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最常用的艾炷隔物灸——隔姜灸

中医常识 adminlele 2年前 (2022-06-03) 65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隔姜灸就是用姜片做隔垫物的一种灸法。类似的灸法还有隔盐灸、隔蒜灸等。隔姜灸,在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即有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之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提到治疗痔疾“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书籍中有亦有载述。现代由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已成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与古代大体相同,亦有略加改进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药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层药末,以加强治疗效果。

  【主治病证】

  呕吐、泄泻、脘腹隐痛、遗精、阳痿、痛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

艾灸:最常用的艾炷隔物灸——隔姜灸

  如胃病(虚寒性胃痛):取中脘(在上腹部,当脐上4寸,前正中线上)、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和内关(在前臂掌侧,当大陵穴与曲泽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穴,把生姜切成约0.2厘米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的艾炷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炷,大约灸45分钟,每日两次。

  【操作方法】

  取生姜一块,选新鲜老姜,沿生姜纤维纵向切取,切成厚约0.2~0.5cm厚的姜片,大小可据穴区部位所在和选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间用三棱针穿刺数孔。施灸时,将其放在穴区,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点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时,略略提起姜片,或更换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灸毕用正红花油涂于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肤灼伤,二是更能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近年来,亦有针灸工作者采用隔姜行化脓灸法,对某些病证有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后护理可参照化脓灸法。

  【注意事项】

  1.隔姜灸用的姜应选用新鲜的老姜,宜现切现用,不可用干姜或嫩姜。

  2.姜片的厚薄,宜根椐部位和病证而定。一般而言,面部等较为敏感的部位,姜片可厚些;而急性或疼痛性病证,姜片可切得薄一些。

  3.在施灸过程中若不慎灼伤皮肤,致皮肤起透明发亮的水泡,须注意防止感染,处理方法可参照无瘢痕灸法。

(www.52gfan.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52gfan.cn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