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 中医治疗女子“带下病”

妇科疾病 adminlele 2年前 (2022-06-02) 164次浏览 已收录 0个评论 扫描二维码

女子带下量多是妇科常见病证之一。中医辨治妇科带下证,主要有黄带、白带、赤带等,其中带下色黄大多属于湿热,其治当清热燥湿;带下色赤常与血瘀有关,其治当活血理血;而带下色白既有生理现象者,又有病理病证者。假若带下色白量少质稀,则为生理现象,不必治疗;假如带下色白量多,则为病理特征,必须进行治疗

带下色白病变证机常与脾气虚弱有关,其治当健脾益气,燥湿止带。扁豆山药汤对于治疗脾气虚弱所引起带下色白量多有明显治疗作用,若非带下色白量多则不宜用之。如刘某,患有慢性子宫内膜炎已多年,其主要病证之一是带下量多色白,屡经中西药治疗,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辨证诊为脾气虚弱带下证,遂用扁豆山药汤治疗。服药20余剂,其病证表现消除,至今已3年余,未再发作。

方药组成:扁豆24克,山药24克,苍术12克,白术24克,茯苓18克,车前子18克。

用法服法:本方既可作汤剂,又可作散剂,还可作丸剂。汤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置于砂锅内,加水约500毫升左右,煎煮约30分钟,取药汁去药渣,即可服用。用药7天为1疗程,病轻者需服用1~2疗程,病重者需服用3~4疗程。丸剂制法是:将上述6味药研为粉状,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次1丸,每日服用2次,用药7天为1疗程。病轻者需服用2~3疗程,病重者需服用4~5疗程。散剂制法是:将上药研为粉状,每次服用约10克,每日3次,服用疗程同丸剂。

 作用特点:健脾燥湿,益气止带。

临床运用:脾虚带下证:带下色白,质稀量多,或阴部潮湿,或少腹不舒,或阴部瘙痒,或小腹胀痛,少气乏力,四肢倦怠,面色不荣,舌淡,苔薄白,脉弱。

加减用药:若带下量多明显者,加白果、芡实,以健脾固涩止带;若阴部瘙痒明显者,加花椒、地肤子,以温化止痒;若四肢乏力明显者,加人参、大枣,以益气补虚;若少腹拘急者,加桂枝、白芍,以温通缓急经脉;若头晕目眩者,加当归、川芎,以补血养血等。

临床扩大应用: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糜烂,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以及慢性结肠炎等病证表现而具有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治疗。

使用注意:邪热内盛者,湿热蕴结者,禁用本方;气血郁瘀者,大便干结者,慎用本方。

当子宫、子宫颈、阴道出现病变或有其他原因时,白带的量、颜色、粘稠度发生变化,称为白带异常,又称带下病。患有此病的女性,除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饮食疗法也值得一试。

山药莲薏汤:

将30克山药(去皮)、30克莲子(去心)、30克薏苡仁洗净,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800毫升,用文火煮熟后即可食用,每日服食1次,一般10~14天见效。适宜于脾虚型的白带异常

莲子枸杞汤:

  将30克莲子(去心),30克枸杞洗净,加水800毫升,煮熟后食药饮汤,每日2次,一般7~10天见效。适用于白带增多。

鲜山药250克、莲子(去心)50克、粳米50克,煮粥,分3次服完。对脾虚有湿或肾虚不固的带下病有效。

冬瓜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冬瓜子捣碎加冰糖,开水冲服,早晚饮用。有利湿止带之功,适用于一般带下病。

茯苓12克、金银花15克、海螵硝12克、白果肉10枚、淮山药2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剂。该方具有清湿热、杀菌、消炎等作用。

小编推荐:刚过不惑之年的王女士近来也有点烦。这几个月来,她不时感到阴道莫名其妙地排出气体,且自己无法控制。到医院诊治后,被告知是患上了“阴吹”。什么是阴吹呢?


所发布的保健和养生信息搜集整理于网络、书籍,未经本网站核实,仅供参考。受众若要参照某些信息以保健和养生,请在事前向医疗保健专业人士咨询。受众因参照该信息进行保健、养生或作其他用途所引起的后果,本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医学资源分享交流微信公众号:
喜欢 (0)
[]
分享 (0)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表情 贴图 加粗 删除线 居中 斜体 签到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